大型罐体基础一旦出现下沉问题,不仅会影响罐体本身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引发环境泄漏、安全事故等严重后果,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稳定结构,随后实施地基加固、抬升纠倾等长效处理方案,确保罐体安全与运行稳定,避免环境与安全风险。
一、应急措施
1、立即停止相关作业
当发现大型罐体基础下沉时,首要任务是停止罐体内物料的进出以及其他相关生产作业,防止因罐体进一步变形或位移而导致物料泄漏等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同时,疏散周边非必要的工作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2、检查罐体及附属设施状况
安排专业人员对罐体外观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罐体壁是否出现裂缝、变形,连接部位的焊缝等是否有松动、泄漏迹象;检查与罐体相连的管道、阀门、仪表等附属设施是否受到影响,如有损坏或异常情况,及时做好记录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对轻微泄漏处进行封堵等。
3、临时支撑与固定
根据罐体的结构特点和下沉情况,在罐体周边合适位置设置临时支撑结构,如采用型钢搭建临时支架,使其与罐体进行可靠连接,用以分担罐体部分重量,缓解基础继续下沉对罐体结构造成的压力,尽可能稳定罐体的当前状态,防止其发生倾斜、倒塌等情况。同时,利用拉紧装置(如钢丝绳、链条等)对罐体进行适当的拉结固定,限制其水平方向的位移。
4、监测罐体状态
在罐体关键部位(如罐壁四周、顶部等)设置临时监测点,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实时监测罐体的沉降、倾斜以及水平位移等变化情况,并安排专人负责记录数据,密切关注罐体状态的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处理措施提供准确依据。
二、长效处理方案
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应尽快实施以下长效处理方案:
1、地基加固与基础抬升
恒祥宏业自研的抬升纠倾加固技术--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使用新型特种复合材料,采用10-30mm微孔工艺,能够快速加固大型罐体地基,1-90s固结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在填充地基土孔隙、挤密土体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顶升力,柔性抬升大型罐体基础,高效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基础沉降过大等问题。该技术施工相对简单,以其快速固化、无创微干扰的特性,彻底颠覆了传统加固方式耗时长、效率低的局限,无机材料安全环保,不需要大规模的开挖和重建,无需停工停产,不影响日常生活,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全程智能化监控,加固抬升数据可视。恒祥宏业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已成功治理了工业厂房大型罐体基础、设备基础等多种沉降问题,且提供20年质保,拥有丰富的成功案例。
2、桩基加固
开挖后,在罐体基础下方打入桩基(如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钢管桩),将上部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土层中。桩基设计需根据地质条件和罐体荷载进行计算和分析,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桩基的垂直度和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改变地基支撑方式
如果地基的支撑方式不合理,可以通过增加地基的底面积或采用更稳定的支撑结构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地基周围挖土并浇筑混凝土扩大基础,或设置钢筋混凝土承台等结构。
4、控制超载
如果罐体基础下沉是由于超载引起的,需要减少罐体内部的储存量,避免超过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储罐的支撑结构,提高其稳定性。
5、结构修复与加固
在对地基进行加固和抬升处理的同时,还需要对罐体本身及相关附属结构进行修复与加固。
①罐体壁修复,要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及走向等情况,填充修补,可在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等进行加固,增强罐体壁的抗拉强度和整体刚度。
②连接部位加固,检查罐体与管道、阀门、基础等连接部位的焊缝、螺栓连接等情况,对发现的脱焊、松动部位及时进行补焊、紧固修复,提高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③附属设施调整与复位,对因基础下沉受到影响的管道系统,要检查其变形、位移情况,通过增设支吊架、调整管道走向等方式进行复位和加固,保证管道的正常输送功能;对于仪表等精密附属设施,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测量精度和正常运行。
6、后续监测与维护
定期对罐体及地基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对地基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地基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大型罐体基础下沉问题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实施应急措施、监测准确分析原因、采取长效的处理方案以及做好后续的监测与维护工作,能够有效地恢复罐体基础的稳定性,确保罐体的安全与运行稳定,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