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5.04.03
无损可控土体固化技术:适用各类土质地基沉降解决方案

土壤沉降是地基沉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中的空隙被压缩或土壤颗粒重新排列而引起的地面下沉现象。当地基上承受的荷载超过土壤的承载力时,土壤会发生沉降,从而导致地基沉降。地基沉降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并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了解不同地质条件沉降特点解决方案至关重要,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

 

一、各类土质地基沉降的特点

 

1、软土

 

 

 

沉降量大:软土具有高含水量、大孔隙比、低强度和高压缩性的特点,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压缩变形。

沉降持续时间长:软土的透水性差,固结速度慢,因此沉降过程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沉降不均匀:由于软土的不均匀性,可能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2、砂土

 

 

 

沉降速度较快:砂土的压缩性相对较小,但在施工期间沉降速度较快,年沉降量可达20-70毫米。

沉降稳定快:砂土的沉降过程相对较短,一般在施工期间大部分沉降已完成,后续沉降量较小。

易液化:在强烈振动情况下,砂土易发生液化,导致地基失稳。

 

3、粉土

 

 

 

沉降较为均匀:粉土由于其较高的承载能力和适度的压缩性,沉降相对均匀。

对湿度敏感:粉土的工程性质对湿度变化敏感,遇水容易被冲刷,干燥条件容易收缩。

部分液化:在受振动时,粉土可能会出现孔隙水压力上升和抗剪强度降低的现象,但仍然保留一定的承载力,称为部分液化。

 

4、湿陷性黄土

 

 

 

遇水湿陷:湿陷性黄土在未受水浸湿时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但受水浸湿后土结构会迅速破坏,产生较大附加下沉。

沉降不均匀: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可能导致地基沉降不均匀,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5、喀斯特地貌